博雅多通 雅文共赏⎮福州八中诗词鉴赏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2021-11-06

由福州八中图书馆、福州八中语文组、大梦书屋共同举办的我校诗词鉴赏大赛获奖名单已揭晓。为了更好地弘扬国学精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诗词鉴赏能力,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展现博雅多通特色内涵,特推出本期佳作雅文进行分享交流。

高一(8)班  邹欣妤

阅读感言:读书是学习,读书是充实,读书是体味文化,读书是回顾历史,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读书是思想的驰骋,读书是与前人会心的交流,读书是自我灵魂的感悟。



许是月圆情愈绵

——《望月怀远》鉴赏

高一(8)班  邹欣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是望月怀思中的名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首句是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意境雄浑阔大。语句看似平淡但却蕴含高华浑融的意象。第三句诗人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思念远隔天涯的亲人,对月相思长久不寐,只觉长夜漫漫,竟生出“怨”来。竟夕相思无眠,该怪屋内烛光太耀眼吗?那便灭烛,披衣出门庭,那轮明月是“我”与亲人相对的标志,这样姣好圆满的光华,如此撩人心弦,却更难入睡。第五、六句细巧写出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感。相思不眠,却无物相赠,只余满手的盈盈月光。但又如何赠予你?只能睡罢,只可在梦中欢聚了。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两句诗,翻古为新,诗至结尾戛然而止,却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全诗语言自然浑成,情意缠绵,不见伤感。意境十分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诗人以抒情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副宦游游子思乡而不得归的无奈画面与其对亲人家乡的眷恋。

张九龄能写出如此绝妙一诗也不仅是因怀月思乡,情意浓切所致。张九龄,是唐朝有名的贤相,他忠耿尽职,直言进谏,选贤举能,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但这一首诗却写于他宦官之路波折之处。他因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而罢任宰相,贬至荆州长史。这样的月明也会让他想起自己被害之遭遇吧。

也许圆满明亮的圆月也会勾起他对于现在暗黑尔虞我诈的官场失望吧,他也会为国家,为朝廷,为君主而感到无奈、愤慨吧。我不知,这轮立于荆州的满月是否会引起他对首都银月的思念。我不知,他是否会在这更触人心伤的节日,恍惚忆起留于首都的同僚好友。他应是会的,在怀远之时,若见长安时,心中也会翻涌起苦楚无奈,落寞不甘吧。许是月圆情愈绵,这些复杂情思都会如绵绵泡沫将张九龄拥住吧。

许是月圆情愈绵,杂杂切切满心怀,月明天涯此时共,佳期梦中还故乡。

高一(3)班  石可欣

阅读感言:倚幽窗,诗年华,诗词鉴赏正如一场隔尘埃千古与诗人心灵的碰撞与对话,听览他的故事,感受他的情怀,细品诗的意境,如尝橄榄,余甘无尽。



饮一壶月酒,怀千缕故乡

——读《望月怀远》有感

高一(3)班  石可欣

独倚幽窗,烟雨繁华尘封了书卷,而我独游诗的年华。

逐张九龄的身影,一同览看“海上生明月”的壮丽之象。也许是因为天海的辽阔,意境的雄浑豁达,明月的深奥莫窥,引诗人无尽联想遥隔天涯的故人正“天涯共此时”,一共对月相思。构思奇巧而又含蕴有致,诗人浓浓的思乡情一点即破,将壮阔与细腻有机结合,绘“隔千里兮共明月”之景图。

诗人自称是多情人,终宵整夜怨长夜怀相思。我隔尘埃千古与诗人对话,我目睹与听闻,看到曾在朝中任宰相的张九龄,因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罢相贬谪荆州长史的怨苦,我听见诗人思念故人思念家乡,怀念曾任宰相时的友人与时光,因情深而难眠。

灭烛望月,一片月光跌进房屋,诗人披衣出户,像剑羽静立的丹顶鹤痴痴望岳凝望。此处所思所苦,胜凝月。诗人在此,心已望月怀远。

这句“怜”“满”用的恰到好处。灭烛追月,房屋里是满当当的月光,而我独一人不觉产生自怜之感。月华如练,益加陶醉,正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清辉与思苦,诗人掖了下坠的衣襟,一边在光里追情思……

诗人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遥隔天涯的亲人,便愿梦里相会。“满”,有满当当的充盈状态,更将无可奈何的痴念、思念远人的深沉更具体含蕴地传达。无赠月便寻梦,如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之情态。

追诗人,品其情,遨诗海。诗也在希望和失望中戛然而止。情思意境幽静,层层深入不紊,如尝橄榄,余甘无尽。

烛暗月明,更深露重。饮一壶月酒,怀千缕故乡。

高一(13)班  翁源

阅读感言:我喜欢阅读的感觉——它将我送上云端,带我看遍世间。

我热爱写作,正如“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高一(13)班  翁源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琵琶仙·中秋》。这句是词中我最为喜欢的一句,因它美得孤独忧伤、美得平静动人:不知是哪里吹来的春风带来一阵芬芳,月亮的清辉笼罩了周围寂寞的空气,如同冰雪一样寒冷。此句寓情于景,抒发词人心中无限苍凉愁绪,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巧妙地包含了词中主打的悲伤情绪。  

这究竟是一首为何忧伤?如何忧伤的词呢?首先,词的结构完整且具有条理:上片写悲凉的现实,下片写温馨的往昔;上片以“雪”喻明月光辉,愈增意境清冷。下片写月光下、芳草间与故人的亲昵嬉闹,直抵人心深处。最后重回现实,故人却早已不在。在有和无、今与昔的对比中,悲愈加悲,连朗朗月色也变为“冰轮”。

是什么让词人忧伤?  

是亡妻之痛。中秋,本该是团聚之时,但却“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前者用夸张的手法,讲吹裂紫玉箫也难散愁情;后者提旧时明月,月依旧是那轮月,却早不比旧时的那轮月,今非昔比,让人悲咽。品读这首词的同时,再来看纳兰性德:他的妻子多才多艺,但却天意弄人,在与他成婚三年后难产去世。纳兰性德有很多词都是表达对亡妻的思念。凄美的爱情让人唏嘘,纳兰性德的深情和赤诚也深深打动人心,对于亡妻,他怀恋、追悔,复杂的感情造就出绝美的词句,抒写心中的苍凉孤寂。  

再由古及今。人人都知“人死不能复生”,却鲜少有人能真正珍惜当下的人。纳兰性德的词打动人心,也是在提醒我们多看看身边的人,别转头他们已远。

吹到一片秋香,又逢一年中秋,细细享受与亲人的点滴,别让清辉了如雪。

高二(1)班  郭宇

阅读感言:文字悸动心灵,书籍传递感情。



忧伴广寒,梦萦星汉

——《念奴娇·中秋》诗词鉴赏
高二(1)班  郭宇

《念奴娇·中秋》是贬谪中的苏轼在中秋赏月时所写,他以生动的笔触、丰富的想象寄予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数年来,历史的澎湃浪潮在浩瀚星空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字:忧,成为后人勇往前行的恒星。

首句“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描写中秋夜空万里无云,诗人将视角置身高楼,向远处眺望而去,视野变得开阔无边,引人入胜。由此,正式摊开了中秋朗朗明月的长空画卷。接着“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两句写清辉的月光洋洋洒洒,“浸”字如将画“泡”在月光中,整幅画变得清冷凉爽,沁人心脾。接着,诗人刻画入微,幻想广寒仙女翩翩起舞、自由往来的玉轴,置身清虚向下眺望,秀丽绵延的山河似一副笔精墨妙的图画,人间烟火历历在目。上阙笔触生动,使大众如临宝画,目之所及皆人心所向,产生对画卷生活的无限向往。但所描绘的画面越美,却越反衬现实的丑陋,越体现作者内心的苦楚。仙女们在广寒之中的来去自如,岂不是诗人心驰神往的自由?诗人被贬黄州,看世间灯火、锦绣江山,又岂能不勾出心中的豪情壮志!

于是下阙笔锋一转,“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诗人化用李白诗句,点出自己虽在人间孤苦凄凉,但醉酒狂歌,举杯邀月,仍能一抒豪情。与后句结合,更点出他宁乘风去,不借大鹏翅,宁与明月舞,不与权贵乐。“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飘扬的笛声响彻云霄,激起了人们对美好境界的向往,画卷被赋予了悠远绵长的笛音。意境被再一次升华,整篇诗词辞藻华丽、感染力丰富、浪漫主义艺术色彩浓厚,令人读来回味无穷。

整篇诗词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动人画卷,与污浊庸俗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寄予了诗人面对现实的苦闷,却无可奈何的惆怅。它勾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却又那么缥缈虚幻,读之心中却添萧瑟。任何梦幻美好的事物总藏着现实愁苦的咏叹调,正如我们月圆下与亲朋好友共聚一堂,载懽载笑,过后却又不得不提起行囊、匆匆离去。在过去,它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在现在,它是行色匆匆,劳碌奔波的烦懑。历史的接力棒已经来到我们手中,我们将继先人洒脱豪情,忧愁寄予明月,梦想藏于星汉,借中秋欢喜佳节,书今朝宝卷蓝图!

高二(2)班  林雨欣

阅读感言: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好书不厌百回读,在阅读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体味妙趣。



金月如玉顷千秋
——读《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有感

高二(2)班  林雨欣

初看这首词,那如画般的景象不禁呈现在我的眼前,吸引着我更加细致地品味这首词。

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云层,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霎那间,金色的光辉照亮了天上人间。开篇二句便将人带入了一幅夜月金辉图景之中,给人以无限美感。“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月夜的静寂清冷跃然纸上,词人就此描绘出一幅寂静清冷、悠长寂寞的中秋月夜图。“桂影”一词则写出月下庭院中洒下星星落落桂树阴影的情景,地上阴影交错,让人感到迷离恍惚。在夜露渐凉之时,寒蝉鸣泣将这深夜衬托得越发寂静异常。独自在这深夜中仰望金月,令人不由与词人感同身受,孤寂之情油然而生。

“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京城貌远难至,唯有这一轮明月与人为伴。在词人心中,京城竟比月宫还远,令我不觉联想到了词人的经历,词人曾三次任京官,两次被贬外郡,作此词前不久词人虽得脱出党籍,起任四州知州,但朝中已无知音,于是词人最终去官隐居,而这首词也是词人的绝笔之作。词人一生仕途坎坷,一句“神京远”,便让人感到屡遭贬谪的无限凄婉哀叹之情,词也由此转入抒怀。

清冷的月光照入室内,宛如浸润着佳人的淡淡脂粉,词人举杯饮酒,将那明月的清辉付与金尊,与流霞一同倾尽。“冷”“淡”二字更为月添姿增色,将月的淡淡美感写到极致。本是寂静清冷之夜,词人抛开那寂寞苦痛的过往,尽情赏月,似要待到破晓时分才罢休。这里将词人赏月的浓厚兴致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也侧面烘托出词人广阔的心胸,表达了词人对中秋夜这美好时光的珍惜。

结尾两句写登楼望月,由室内转到室外。“玉做人间”比喻铺满月光的大地,想象奇异,月,如玉般色泽温润、光洁美好,让人更是加深了对月的迷恋之情。“素秋千顷”即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此二句词气豪放,气魄宏大,包揽八荒,词人望月的极致心情尽显其中。

夜更深,月更明,虽夜深露冷,作者赏月的兴致却更加豪壮……全词以月起,以月终,意境优美,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与词人共享这极致的月景。词中一字一句,无不在写月,但在这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词人对皎洁月色的喜爱迷恋,对人间如玉般纯洁美好的期望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虽词中暗含对屡遭贬谪的悲哀惆怅及对官场的厌倦,但最终词人选择了忘却过往、忘情仕途,得以解脱。

词人一生仕途坎坷,但他矢志不渝,在失败面前仍以旷达的心胸待之,不将自己困在失败的过往中,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所学习的。人生,计较的越多,痛苦就多,唯有放下,才有新的开始,唯有舍弃,才能得到。我们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失败,我们只有放下过往,不执着于失败,不停留在当下,注视前方,向前迈进,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高二(13)班  杨捷

阅读感言:诗词之美,美美与共。



他曾是少年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赏析

高二(13)班  杨捷


中秋佳节,有十分好月,有桂影美酒,有饴糖酥饼,有莼羹鲈鲙。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之际,也是顾影自怜借酒消愁之时。前有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后有辛弃疾“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的温馨画面,今天我想谈谈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里另一番中秋情思。

誉有“小令中之工品”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创作于中秋将至之际,但词中不写儿女情,不言思别怀远。上片以“芦叶满汀洲,塞沙带浅流”开篇,枯黄衰败的芦苇叶和无言的流水构成一幅萧瑟的秋景图,奠定全词凄清愁苦的感情基调,后四句写中秋将至未至,但词人内心惶恐“柳下系船犹未稳”更是将回归故地的急切尽数体现。

下片写破烂不堪的黄河断矶,作者设想旧友是否也曾来此回忆往昔岁月,后四句直抒胸臆“旧江山浑是新愁”,新旧对比,凸显的是物是人非,人事变迁的沧桑之感。“欲买桂花同载酒”一句,语气似乎明快了些,但后两句“终不似,少年游”直转急下,词人的心情落入了最低点,全词就在这句意难平的感慨中收场,唏嘘不已。

大致解析完上下两片,要透彻解析诗词,就要做到知人论世。在词引言中,作者提及此词是在安远楼小聚,酒席上因为歌女所求而作。安远楼即词中的南楼,地处武昌,即当时南宋与金人交战之地,而二十年前刘过也正是在此度过了一段“彩云重叠拥娉婷”的豪纵生活。但在中秋将至,故人归故地之时,所只剩下断壁残垣,国破家忘。在表面重回安远楼小聚,把酒言欢,酣畅淋漓的快活之下,掩藏的是刘过过是人非,人去楼空的无尽心酸。

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这样雨打梨花深闭的沉沉哀思,纵使佳节将至,桂香酒美,全都无暇顾及,故地重游,心中只剩下枯叶断矶的灰冷色调,豪兴全无。想买来新鲜的桂花和纯酿的美酒,畅快地在水上泛舟,但回过神来,大梦经年,他不再是也不会再是从前的那个少年,豪情与失落的割裂感令人动容,这般的怅然若失,无需刻意勾勒,却足够打动人心,“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这词虽是中秋将至所作,但摒弃了家庭和美,思乡念家的旧题材,而上升至家国愁绪,亡国之痛,物是人非的全新高度,全词用语清丽婉转,丝毫看不出刘过是一位豪放词人,或许是在历经家国之变后,他终究也失去了少年意气。

时光匆匆而逝,愿你我历经千帆过,归来仍是少年。

撰稿、审校:赵巧春  林勇峰

审核:刘剑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