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课堂教学的深入变革。4月11日-12日,我校积极承办了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走进名校、聚焦课堂”校园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变革。活动得到福建教育学院、福州教育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4月11日上午八点半,活动开幕仪式在体育馆顺利举行。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长铭、秘书长王森、副秘书长黄向伟,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黎加厚,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秘书长周岫斌,科大讯飞教育事业群副总裁丁鹏,福建教育学院副院长朱敏,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邵东生,福州教育研究院院长林明华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中学校长、老师和教育专家等350余人参与了开幕式。福州八中陈炜校长、福州市教育局邵东生副局长、王森秘书长分别为此次活动致辞。
主题报告
本次活动邀请到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黎加厚教授为大会做《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七把金钥匙》的主旨报告,黎教授通过丰富的学识和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来宾开展精彩的互动,传递了“兴趣、驱动力、课堂、问题、创造、故事与梦想”这七把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金钥匙的理念。与会来宾积极参与其中,引发思考、受益匪浅。
随后,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秘书长周岫斌带来了《航天助力中小学教育创新发展》,周主任从航天课程中的项目式学习出发,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航天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科大讯飞教育事业群副总裁丁鹏博士则带来了《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减负与教学质量提升》,丁鹏博士则从学生作业和考试的大数据分析来助力教师精准教学,推动每一位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主动学习,为与会来宾介绍了科大讯飞在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方面所做的工作;福州八中陈炜校长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变革》为题,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办学理念和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方面所做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三场报告精彩纷呈、紧扣主题,引来与会者阵阵的掌声。
观摩课
为充分迎接此次校园开放日的顺利召开,我校从三个月前就开始积极磨课,号召全校各教研组发挥集体的智慧,打造出一系列“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观摩课。本次活动共推出了28节观摩课,其中高中23节、初中5节,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等所有学科。本次观摩课形式丰富、教法多样,既有利用智慧课堂开展的互动课堂、又有协作互助的实践课堂、更有把课堂主权给学生的讨论辩论课堂等。每一堂课都通过我校的云课堂直录播系统分享给省内外的教育同行们,同时每一堂均收入我校的云课堂空间,成为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和课堂资源,供全校师生学习和观摩。观摩课后请来了21位省市知名教育专家作为评课嘉宾,他们深入而精彩的点评了每堂课的结构、内容和成效,让每一堂观摩课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论坛
为丰富“走进名校、聚焦课堂”校园开放日活动,我校举办了“校长论坛”和“学科论坛”两场分论坛活动。在省教育学院的指导下,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中学名校长班在我校举行“校长论坛”,论坛地点是福州八中三江口校区三江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教师的创造力。参加此次论坛的是名校长班的省内34位名校长和全国各地的校长和老师近100人。论坛主持人为省教育学院校长研修部主任于文安。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原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为大会作了主旨报告,刘长铭校长从北京四中的道元班讲起,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其创造力的动机来自于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而自由宽松的环境和亲密的师生关系都是促进创造力提升的重要的因素。刘校长的报告深入简出、案例丰富、富于启发、令人深思。
接着福州屏东中学张年雄校长以《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为题,提出学校应当营造融洽的氛围激活教师的创造力,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创造力的提升;厦门蔡塘中学的陈文斌校长以《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因素》为题,从学校、教师、家庭三个方面讲述了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策略和方式;福州八中周义勇副校长则以《教师应勇于否定自己》,从科学和哲学的角度切入教师创造力的提升。主题报告以后,刘长铭校长、张年雄校长、陈文斌校长和周义勇副校长坐上主席台,与参会的校长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以沙龙的形式就今天的主题展开对话和思想的碰撞。
与此同时,福州八中三江口校区的蓝色音乐厅也在同步举行“学科论坛”,论坛的主题是:教学设计的创新,由我校郑伟副校长主持。教务处刘国伟主任、数学组陈达辉组长、语文组郑玉平组长分别介绍了我校教科室、数学组和语文组在教学设计创新的实践和一些思考。
本次大会吸引了西藏、宁夏、黑龙江、安徽、四川、山东、贵州、江苏、甘肃、辽宁、天津等地的校长、老师和教育同行们参与其中,特别是我校的姊妹校新疆昌吉奇台县第四中学、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中学等学校均派教师参与此次校园开放日。通过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变革中的实践和改革,通过交流与分享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了每一位教师的观念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