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技能 亮风采 促成长 ——记福州八中语文组说题比赛初赛

2018-10-26

   2018年10月24日上午,福州八中语文教研组在双白板教室进行了说题比赛的首轮比拼。参加此次比赛的老师有:金晔老师、林彦老师、林蒨老师、张啸老师、李淑影老师、张豫林老师和王章老师。语文组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组织全体高中语文老师参加,希望大家通过观摩比赛,共同研讨,从中得到启发,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帮助。

总所周知,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比40%。作文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考试成绩的优劣。为此,高三语文集备组的金晔老师和林彦老师从2018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着手,进行了详尽的题目分析和写作方向的预测。首先,在考纲和能力要求方面,两位老师均认为,学生们首先应加强对文采、深刻、新意、合理、新巧等写作技巧的提升。金晔老师从命题特征入手,着重指出学生需要在平时多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国家民族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掌握重大事件。其次,她从交际语境写作的七要素入手,点出高考作文破题关键是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充分联系起来。而林彦老师则强调,针对新形势下的作文,需适当强化立意的思想深度,选择较小的切入点,结合自身的体会来反应时代的变迁、祖国的发展。



相比于作文对写作能力的着重考察,高考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则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2018高考全国一卷小说阅读题分析,高二语文组的林蒨老师、张啸老师和李淑影老师分别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见解。林蒨老师指出,在小说阅读部分应当将命题语言转换为考试语言,还要注意关键词的引领作用。通过对近三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点及规律分析,张啸老师总结出此类考题在答题时存在的问题及失误原因,并阐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李淑影老师认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趋势是立德树人。因此,学生答题要具体化、注重思考和对比分析。在平常练习的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具有读者意识,还要有作者意识和评论家意识。




文者,有而长已矣,虽数千年,历久弥新,传之大势也。

  是故,高考全国卷对文言文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高一语文组的张豫林老师和王章老师对2018高考全国一卷文言文进行了分析。张豫林老师针对翻译题,指出应从文言字词句、文化常识和翻译原则入手,在实际操练中获得积累。王章老师从考题背景、学情分析、解题思路和拓展策略四个角度进行讲解,他提出,首先要理清文言文所述事件,才能为后续解题提供可靠保障;其次要通过回顾已有知识,从而迁移到新文本中;最后,要以文为据,才能增加答题依据。




  各位参赛老师或风趣幽默,或稳重大方,精彩的讲解赢得了大家阵阵掌声。最后,组长郑玉平老师作总结发言,她高度评价了各位老师的表现,大家精心的准备,深刻的认知,敏锐地把握高考的各类题型,都展现了八中语文教师的深厚功底和教学素养。此外,郑玉平老师还提醒各位老师,应对高考选材的特点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根据教务处安排和评委组推荐,最终语文组确定以下成员参加相关比赛:金晔、张啸、林彦(说题比赛),李淑影、王章、陈祥祺(信息技术融合片段教学比赛),张豫林、林蒨、张啸(说课比赛)。他们将代表语文组参加校级决赛,与其他教研组的老师同台竞技,共展八中教师风采。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